九蒸九晒的姜酷暑寒冬的暖温州晚报
2023/4/13 来源:不详“每年的冬季,虽然不是做九蒸九晒生姜的季节,却是销售的旺季。每年的冬季,我得参加各种的展会,特别忙!”一个“忙”字让人感受到了,对于龚耀辉来说经营九蒸九晒姜汁膏是不分忙月与闲月的。
趁着龚耀辉要去参加南京农博会的前一天,记者来到了他的小作坊。小作坊是一个带院子的旧楼房,院子里晒着本地生姜,还有一个大型的“储藏室”,就是储藏九蒸九晒姜汁膏的山洞。
“今年,你们的九蒸九晒姜汁膏技艺被列入温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那么你们这个小作坊,能年产多少姜汁膏?”记者问道。
“我们是传统的手工小作坊,根本没有什么利润,就靠市政府的补贴,心中的执念,才得以维持。”龚耀辉淡淡地答道,声音很轻。□潇瑜/文胡海珍/摄
数年来对姜温柔以待源于最烟火气的记忆
龚耀辉心中的执念源于儿时最温暖,最具烟火气的回忆。那时,外婆在龙湾海军基地食堂工作,无论是夏季还是冬季,都会熬制姜汁膏给海军吃,给他们祛湿或驱寒。后来,越来越多的当地人均知道龚耀辉的外婆是熬制姜汁的高手,凡是产妇,或者体质偏寒的人,都会找她预订姜汁膏。
每当龚耀辉的外婆与母亲,围着八仙灶的炉子做姜汁膏时,他就会在一旁添柴。一遍遍看火光,闻姜味的同时,他逐渐掌握了这门技艺,成了九蒸九晒姜汁膏的传承人。
“做姜汁膏所用的九蒸九晒生姜,一蒸一晒,要反复九次,坚持真的很难。几年前,我接到的订单很少,后来订单增加了,有很多人就建议我改用机器做,提高产量。我还是坚持手工制作,严格挑选生姜的品质。”他的言语间透着多年持续坚持的力量。
纯手工制作,流程很复杂,需要经过择、洗、晒、切、剁、蒸、磨、拌、搓等二十二道工序才能完成,尤其是“晒”和“蒸”,是非常讲究的工艺。
据了解,九蒸九晒生姜只在三伏天制作。“晒”是最苦最累的事情,龚耀辉与其他伙伴们,每年在晒谷场晒生姜,要工作7~8小时,时常会出现中暑、晒伤、蜕皮等情况。
而“蒸”的过程与其说是蒸,其实是熏。晒干的生姜要用黄酒浸,还要添入乌豆、金橘、当归、荷叶、生地等药材,慢慢蒸,慢慢熏。蒸好之后,闻着加了料的生姜就会有浓浓的药香味。
生姜做好之后,藏也很重要。龚耀辉都是将生姜装进酒缸,放在山洞里,像藏酒去储藏,让生姜的性情变得温和。
龚耀辉在三伏天,制作九蒸九晒姜汁膏,其他月份则会制作速溶颗粒老姜茶、姜膏、姜贴等。在寒冷的冬季,喝着保温杯里的姜茶,贴着暖暖的姜贴,实属驱寒神器。
他在传承九蒸九晒姜汁膏技艺时,经常会觉得遇到了“瓶颈”。因为这门技艺利润低,没有创收,想买新机器,研发新产品,也尤为困难。
为改变现状,龚耀辉忙于参加全国各地的农博会,积极搜集最新鲜的资讯,寻找可以合作的年轻科研团队,共同研发新产品。温州农校也给他提供了种植绿色生姜,非常实用的科学数据。他所有的努力只为让九蒸九晒的生姜贴上时尚的标签,吸引年轻的90后、00后。
目前,龚耀辉已经在着手研发一些以九蒸九晒生姜为主的新产品,譬如袋装的姜小食、灌装的姜粥等,每一样都便以携带。在研发的阶段中,龚耀辉还发出了要收几位喜欢制作九蒸九晒生姜的年轻人为徒的消息。他想与年轻人一起把生活化、有温度、有烟火气的九蒸九晒生姜产业一直做下去,“姜”爱进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