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渐生,润泽万物
2025/3/18 来源:不详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雨水节气
雨水节气,天气开始回暖,降水量逐渐增多。此时,草木随土地中阳气的升腾而开始抽出嫩芽,自然界渐渐开始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雨水节气因为降雨多且时有寒潮,此时天气乍暖还寒、忽冷忽热,寒中又挟湿。因此,雨水养生,重在防湿邪、调脾胃。
“春捂”防寒
雨水之后,空气中水分增加,导致气温不仅低,而且寒中有湿。这种湿寒对人体内脏和关节有一定的影响。老人、小孩要“春捂”,预防“倒春寒”。要将保暖的重心放在下身上,腿脚的保暖工作做好了,才能防止春季疾病的入侵。加强腿和脚的保暖,遵循“下厚上薄”的穿衣原则,尤其是老年人更不能把下身衣服减得太多。雨水多湿冷天气,不要用冷水洗澡,洗头后要及时吹干,以免湿邪内侵,导致关节肿痛和头痛。初春降雨,气温下降,容易引起老年人血压升高,诱发心脏病、心肌梗塞等;小孩则容易因气温的改变而感冒。因此,雨水节气仍要注意保暖,不要过早减少衣物。春练养生
经过一冬的蛰伏,早春时节,我们不宜做剧烈运动。对于中老年人而言,春练更要科学合理,适合练习太极、五禽戏、八段锦等缓慢放松身心的运动。
这些缓慢柔和的运动促进全身血液循环,改善内脏、神经及肌肉的功能状态,增强内脏的功能等作用。不必强求整套动作,只要做到舒展、缓慢,对提升自己身体素质就会有很大帮助。
春天也非常适合放风筝。放风筝时,人要不停地跑动、牵线、控制,整个运动过程自然而然地活动了周身关节,促进了血液循环。风筝升起后昂首翘望,对于长期伏案工作的人不失为一种舒缓颈椎的好方法。美丽的风筝在空中飞舞,放风筝的人自然身心放松、心情愉悦。这些对脾胃也能起到有益的调节作用。
放风筝时要注意安全,适当地保护颈部,后仰的时间不要太长。
食谱推荐
金橘山药小米粥
功效:疏肝健脾。
配方:金橘20克,鲜山药克,小米50克,白糖15克。将金橘洗净,切片备用。
做法:山药去皮,切片,与金橘片及淘洗干净的小米一同入锅,加适量水,用大火煮开,改用小火熬成稠粥,加入白糖即成。
银耳粥
功效:补脾养胃,益气生津。
配方:银耳3克,大米50-克,冰糖(或白糖)适量。
做法:摘净洗好银耳,淘洗干净大米,放入锅内同煮粥,熟时加入冰糖(或白糖)。
薏米姜茶
功效:祛湿排寒。
配方:薏米、麦子、小米、蜜枣、生姜
做法:薏米、麦子提前泡2个小时,所有材料一起入锅,煮40分钟就OK了。记得多加点水,不要煮成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