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石窟与宝顶山石窟,精致的造像为佛教艺

2025/1/19 来源:不详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价格 http://www.znlvye.com/

与北山遥遥相望的便是南山,旧时称广华山,坐落在大足县南2公里处。南山还有一个十分优雅的美誉,即“南山翠屏”,之所以享有这样的美誉,是因山上有成片的绿树,再加上金橘的香气,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山林画。南山石窟是在南宋时期开凿的,里面的造像题材全部是道教题材,达五百多尊。现存的窟龛有“三清洞”、“圣母龛”、“龙洞”、“真武洞”等五个主要窟龛,南山石窟连这五个主要窟龛在内,共编有15号窟龛,而在这五个主要窟龛中,以“三清洞”最为出名,也就是编号为5号窟龛。除了这些道教造像外,还有大部分碑碣题记,都可称得上是上等作品,其中以《何光震饯郡守王梦应记碑》最具价值,刻于南宋淳祐七年(年),记载了四川东部在南宋晚期被蒙古军队攻掠后,当时社会政治历史的基本情况,保存了许多珍贵的史料。

三清洞为平顶方形中心塔柱窟,开凿于南宋绍兴年间。洞内的主要造像题材是“三清”、“四御”。所谓“三清”就是指居于清微天玉清境的元始天尊,也称天宝君;居于禹余天上清境的灵宝天尊,也称太上道君;居于大赤天太清境的道德天尊,也称太上老君。而“四御”就是指玉皇、紫微、勾陈、后土。这“三清”“四御”在道教中有较高的地位,是被供养的主要神像。

位于窟内正中立有一根柱子,柱子正面有浅龛,造像由上下二层组成,“三清(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太上老君)”就刻在上层正壁上,左右两侧壁上分别刻有玉皇大帝、紫微大帝。“三清”的造型大体相同,都盘膝坐于莲台上,身穿道袍,头戴莲形束冠,三绺长须很有个性。玉皇大帝和紫微大帝的造型大体也相同,都坐于龙头背椅上,头戴冕旒,手捧玉珪。下层左右两侧壁分别刻有勾陈大帝、后土皇祗,与玉皇大帝、紫微大帝一样,这两尊造像也坐于龙头椅上,头戴冕旒,手捧玉珪。除了柱子的正面有浅龛外,在左面壁上同样也开有上下二龛,位于上龛是玉皇大帝巡游图;下龛是春龙起蛰图,不仅造像生动自然,而且场面规模也很大。三清洞内除了这些道教所供养的主要神像外,还有三百文尊呈立式、神态各异的应感天尊像,以及象征黄道十二官的动物及人物。

宝顶山,又称香山,坐落在大足县城东北方位。旧时,这里是一片大丛林,现在便是宝顶山石窟的所在地。宝顶石窟不仅规模宏大,而且内容也很丰富,里面的造像保存较完好,囊括了许多晚期石窟的艺术特征,具有较高的欣赏价值。有关宝顶石窟开凿的时期,在当时有许多不同的说法。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说法有三种,但这三种说法中的营造者都是围绕着两个人而产生的故事。一种是唐宣宗大中九年(年)由柳本尊主持开凿;另一种是唐、宋年间由柳本尊、赵智凤主持开凿;最后一种是宋代时期由赵智凤主持开凿。之所以说这三种说法更具代表性,是因宝顶石窟中造像的人物服饰,器物,碑碣和建筑式样,及艺术风格更接近三种说法中的时代造像风格。在三种说法中,最为让人可信的是宋代时期开凿的。无论是唐代开凿也好,宋代开凿也罢,无可否认,这些精致的造像又为佛教艺术增添了无限的辉煌。

宝顶石窟摩崖造像据考证是在南宋淳熙六年至淳祐九年(年——年)开凿的,以形若马蹄的大佛湾为主体,小佛湾为中心。大佛湾全长达五百米,高达十多米,现存造像达三十多尊,布置精美,内容衔接,大多刻于东、南北三面的悬崖上,好像一幅巨大的画卷。此外,还有碑刻七通,题记达十多则。从大佛湾和小佛湾的功能上讲,又可分为内道场和外道场。内道场便是小佛湾,它是密宗信徒专修所用的道场;而外道场便是大佛湾,它是供善男信女参拜祈福,显密双修的俗讲道场。

宝顶山大佛湾摩崖造像,内容丰富、集中,由左右两部分组成。左边是禅宗造像,有牧牛图、圆觉洞、辟支佛等;右边是理教造像,题材繁多,如护法神、八十八佛、千手观音、毗卢道场、父母恩重经、佛报恩经、极乐图、广大宝楼阁等,其中,最为典型的是护法神、千手观音。护法神是天王、金刚、地神的总称,他们的职责是护持佛法。因此,一般在庙宇门口都置有护法神。这里九尊威武的执仗药叉整齐地列成排,并配成八大部,也称“八大”。左边依次排列有大黑天化现守土神、毗摩质多罗阿修罗王、罗刹鬼王、持瞢财王。大黑天三头六臂;毗摩质多罗阿修罗王善于幻术,双手剥面皮;罗刹鬼王手执贼人脑袋;持瞢财王,手执黄鼠狼。右边依次排列有大速疾力迦楼罗王、风天持国乾闼婆王、善慧摩喉罗迦王。大速疾力迦楼罗王,手执猫头鹰;风天,手执风扇;持国乾闼婆王,手执宝刀,头发直立;善慧摩喉罗迦王,左手持蛇,右手握拳。位于左右两侧中间的便是站立的佛陀化现的“妙色那罗延执金刚神,他手中拿剑。这九尊执仗药叉有善也有恶,善就是指慈祥善良的清净佛子,恶就是指威严的金刚。八大部下面刻有兔、羊、猪、猴、犬、牛,它们的职责不仅表示昼夜六时,而且还有一个很重大的任务,即巡守这庄严的石刻道场内外。也许有人会深思,既然是八大部,何来九尊护法神。据《华严经》第一卷《世主妙严品》中记载三世间开始,有了八大部的有情世间,山神树神的器世间,还有正觉世间,为表正觉世间的重要性,佛陀化执金刚神居其中,因此才刻有九个护法神像。

观音是最受人尊敬且深受人们喜爱的菩萨之一,以大慈大悲著称。在不同的地方或不同的场面,观音不仅有不同的造像,而且名称也各不相同,甚至多达三十多种。相传观世音曾发下誓言,要以大慈大悲、普度众生为己任,并表示在众生没有修成正果以前自己绝不先成佛。后来因为各种原因她感到世事艰辛,自己实在无法承担这个重任。当她的这一念头刚一萌发,身体立刻断成42段,她苦不堪言,这时观世音的老师无量光佛赶到,将观世音的42段碎片合在起,放在一朵大莲花上。用自己的法力使她的灵魂又重新回到体内,且抚摸着并劝慰观音“要坚持、相信自己,这个愿望,以佛的智慧和力量是可以实现的”。当无量光佛的话音刚落,观世音所分裂的身体顿时合为一体,身躯不仅变大而且手臂上又长出了40只手臂,而且40只手上又分别长出一只眼睛,变成了现在的千手千眼观音了。

宝顶山大佛湾还有一处摩崖造像,即“释迦涅架”,俗称卧佛像。这尊造像是在南宋时期雕刻的,规模十分宏大,侧身高达七米多,半身像长三十多米,可称得上是世界上最大的半身石刻佛像。卧佛像的身边还有许多半身举哀弟子相伴。在宝顶大佛湾大大小小所有的窟龛中,最有特色且造像题材新颖的应属第16号窟龛,这个窟又称“天罚龛”,名字的由来也许是与龛中的造像题材有关。与其他窟龛不同的是,这个窟龛并没有选用佛教造像,而是以传说中天上的神仙为造像主题,如风伯、雷公、电母、云神、雨师等五尊主要天神。总体上说,这五尊天神是儒教造像,之所以称为儒教造像。是因为自秦汉以后,中国原始宗教的天神,都被称为儒教之神。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yf/842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