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木文化琐谈几多祈愿几多祝福寓意不一

2023/5/16 来源:不详

中科医院曝光资质 http://m.39.net/baidianfeng/a_5153159.html

祝你平安幸福!

祝你步步高升!

祝你一路顺风!

祝你大吉大利!

祝你万事如意!

即使是少数民族,也有各自的祝福语、庆贺语,乃至象征吉祥如意的习俗礼节。比如,“扎西德勒”,藏族的祝福语,指“吉祥如意”;“洛萨尔桑”,指“新年好”;哈达是藏族的最高礼仪;“赛俩目”,维吾尔族问候语,指“你好”;“兹莫格尼”,彝族祝福语,指“你好”,等等。这些可以统称为民族吉祥文化。

吉祥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热爱生活、追求幸福、祈盼吉祥的良性心理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

在这样的国度里,花木界自然少不了对吉祥文化的承载,这是花木文化民族性的一种诗意表达。这种吉祥文化主要表现在,祈愿吉祥平安、祈愿学成仕顺、祈愿长寿多子,等等。在国人的吉祥词典里,“平安是福”是核心词、关键词,平安才能万事兴旺、诸事大吉。这也是上世纪90年代《祝你平安》歌曲大流行的一个重要缘故。“祝你平安”,每当欢快的音乐声响起,心中总会燃起对生命的渴望,对平安的祝愿,对上苍的感激。

吉祥文化最直接承载的,主要表现在民俗文化中,雅俗共赏,甚至大俗,这种文化不可能“空穴来风”,总会打上民间的深深“胎记”,这不是“俗”,也不是迷信,更不是糟粕。比如:“双喜”、“四贵”、“五瑞”,就是一种典型的表现形式。民间起名字,除了大毛、二狗、小犬之外,还有就是大喜、二贵、三宝、小钱等。而体现这些民俗吉祥文化,文人就会抛弃这种俗气,追求文雅诗意表达。此时,花木往往成为最好的载体,风水、数字等次之,所谓“借景抒情、托物言志”么。比如,松、柏因四季常青而代表长寿和永久,松树代表婚姻幸福,柏树代表辟邪驱凶。比如,“橘”与“吉”谐音,橘代表吉祥,金橘兆发财,四季橘保平安,朱砂橘代表吉星高照;柿子和橘子一起预示“事事大吉”;柏树、柿树和橘树寓意“百事大吉”。比如,梅花开五福,竹声报三多。传说梅花有五个花瓣分别代表五个吉祥神。喜鹊和梅花常表示“喜上眉梢”。民间还有“梅花送子”“青竹送孙”的吉祥含义。等等,由此可见,民间吉祥文化的博大精深。那种看不起民间文化,自以为高雅的文化,是真正的客里空。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一统中国。修齐治平成为中国文人矢志不渝、前仆后继的梦想。古代孔子教学的地方叫“杏林”,人们常用“杏林春燕”来形容科举高中,杏树也就有了学有所成的吉祥含意。桂花有喜得贵子之意,“折桂”也代表金榜题名,因其在秋天开放暗示生命力强,因此也有长寿的吉祥含意。俗话说“门前一株槐,不是招宝就是进财”,古人常在门口种槐树,以祈愿子孙将来能位列三公。“家有梧桐树,引来金风凰”,梧桐代表因有德才而使家降吉祥的含义。

生活是美好的,死亡对于人生来说,是最无可奈何的绝望深渊,而又是不得不走的奈何桥,上到皇帝,下到平民,无一人幸免。因而这样的情形下,长寿可以延缓死神的召唤,尽可能多地享受美好生活。因此、长寿是每个人永远的追求,爱屋及乌,人们自然也对长寿的植物充满了崇拜。中国人希望家业旺盛、人丁兴旺这是人类肇始生殖崇拜在人们心中留下的延续生命的最永恒的情结。“多子多福”,子孙兴旺是每个家族的头等大事。于是人们就在植物的身上注入了许多对繁衍后代的祈愿,借生生不息的植物来表达对后代昌盛的无限期望。敢于反抗女皇武则天,似乎有点桀骜不驯的牡丹,因其国色天香象征富贵、长寿。“荷尽已无撃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菊花因其傲霜而代表长久、长寿,人们还常用“居”与“菊”的谐音来表达“久居官场”“九世同居”的美好愿望。桃树为五本之精,传说是玉衡星散开而生成,又传说是夸父的拐杖变化而成,因此仙气十足可驱邪,并有延年益寿之用意。人们常用兰姿来祝女子姿容美妙。古代郑国人因梦兰花而怀孕生男,于是人们就把生男孩的愿望叫“兰梦”,衍生出兰花宜男之意。古人认为同心同德的语言就像兰花芬芳,因此兰花又象征夫妻和陸、家庭和谐。养兰能使家庭和睦、万事如意。百合花因其纯洁的花色和曼妙的花名而深受人们喜爱,象征百年好合、早生贵子。石榴满肚子甜香的子粒,在满足人们的口感后,又引起人们对多子、多孙、多寿的向往。枣树因“枣”与“早”谐音而代表早生子、早发财,预示一切良机皆在一个“早”字。萱草又叫忘忧草,曹植有诗叫《宜男花颂》,写的就是萱草号宜男,既晔且贞。古人认为孕妇佩戴萱草易生男孩。荷花又叫莲花,因“莲”与“连”音同而代表连生贵子;又因不染淤泥的特性而象征纯洁爱情;莲蓬多子,因此又有多子多福的含意;由于莲花出淤泥而不染又引申为清高、高洁,引申为严守操守,廉洁自律的含义。进入新时代,各地特别流行建设两个广场:一是莲花廉洁文化广场,一是法治文化广场,或曰长廊。这成了新时代中国一景。

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包含了对事物、对自然的认识和理解。花木的精神内涵和吉祥含意是中国民族优秀文化所独有的艺术特质,也使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植物语素变得更加丰满。实际上,这也与中国古代的哲学观、审美意趣、道德准则以及吉祥的美好祈愿等是密不可分的。而这些,正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进行研究。(江苏花木文化研究根华供稿,《人民日报》社客户端梁一修改、东部战区创作室吴国平和中国刑警学院董杰供图。)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d/454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