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万五千多幅祥瑞,让宋徽宗活在了幻想中的
2023/5/23 来源:不详治白癜风最有效的方法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202013.html
自古以来祥瑞都是帝王统治者争相拥有的东西。历来改朝换代都要寻找点祥瑞之物、祥瑞情景以示天赐神机。预示着天意安排寻求着上天对自己的支持。然而在宋徽宗时期,他对于祥瑞之物的痴迷远胜其他,这一特征在《宣和睿览册》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宋徽宗
因其对于祥瑞征兆的痴迷,使宋徽宗将内府收藏的六朝至五代名人画编撰成《宣和睿览册》,以供赏玩。《宣和睿览册》囊括了各种祥瑞之物,动物则赤乌、白鹊、天鹿、文禽之属,扰于禁籞;植物则桧芝、珠莲、金橘、骈竹、瓜花、米禽之类,累计千册,每册15开,共有幅图,是一部佐有诗书文的大型集册,也是宋徽宗痴迷祥瑞之物、昏庸误国的现实写照。
宋徽宗对于祥瑞之物的痴迷可见于流传至今的约20余件有徽宗题词画押的绘画作品,几乎都寓意着一种祥瑞思想,有的则直接宣扬祥瑞思想。
在充满了道教神仙思想的宋徽宗看来,描绘祥瑞之物的绘画活动不仅仅是单纯的艺术创作,而且也是祈祷国家和民族福祉的独特形式,对此,他迷信至极。
他将琴棋书画、吟诗作赋作为“朝政”,因此他的大部分“政绩”就是他精心绘制的诸多祥禽瑞草。
还曾自诩:“朕万几余暇,别无他好,惟好画耳。”
《宣和睿览册·瑞鹤图》
他不但要在收藏品中寻求祥瑞之物的艺术形象,而且要在大自然中发现那些预示国家运兆的祥禽瑞草,并把他们图绘下来,永世珍藏。如飞越宫城端门上空的白鹤、玲珑石上的瑞草、芙蓉枝上的锦鸡等等。他对有灵性的动植物会预示个人和国家的命运坚信不疑。
《宣和睿览册·五色鹦鹉图》
他认为这些被精心描绘下来的祥瑞给他的统治带来信心,自然也能给他的国家带来希望,如飞越宫城端门上空的白鹤、玲珑石上的瑞草、芙蓉枝上的锦鸡等等,让宋徽宗沉浸在这些繁花似锦的“国运”幻境里不愿醒来。
他“昼日不居寝殿,以睿思(殿)为讲礼进膳之所,就宣和(殿)宴息。”可见,徽宗的热忱所至,他要是将这满腔的热情倾注半分到政务中,北宋也不至于被胡人的铁骑踏平。
《宣和睿览册·祥龙石图》
徽宗把花鸟作为天地之间的精粹,传导了上苍的意志,花鸟画有着“粉饰大化,文明天下,亦所以观众目,协和气焉”(北宋《宣和画谱·序目》)的特殊功用,“绘事之妙,多寓兴于此,与诗人相表里焉。”(《宣和画谱》卷十五)因而,在徽宗眼里,花鸟画是粉饰太平最好的政治工具。宋徽宗就整天沉迷在自己营造的这种太平气象中自我麻痹,终日自欺欺人罢了。
据记载,宋徽宗常常在设宴中向大臣们展示他的新作以此来昭示国运的降临。政和五年,他向赴宴者展示《龙翔池鸂鶒图》,群臣“皆起立环视,无不仰圣文......”这类似于历代皇帝设宴求雨一样,成为他祈求天降福瑞、治理国家的一种手段。
历史是公正无情的,赵佶为了一堆石头付出了丧失宋朝半壁江山的代价,他所痴醉的祥瑞之物最终也不属于他,更保佑不了他的王朝。这些给他带来祥兆的祥瑞之物成为了当今历史上最绝妙的讽刺。因此,这幅《祥龙石图》不仅体现了它本身的文物价值,而且还有深含其中的历史价值。
徽宗本可以自少年起,将许多时间花在研读先贤关于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典籍,但是,由于他沉湎于追求道教宣扬的祥瑞之物,并以工笔图之,必然花费了他许多宝贵的读书和治国的时间,后人所说的徽宗“误国”就误在这里。
年冬,北宋江山被女真铁骑踏破,女真人把他和后宫佳丽、内臣诸王押送到了五国城,做了亡国奴。也许到了五国城,徽宗才开始醒悟,他停止了一切绘画行为,也不再教授子女作画了,时而读史悔过。他听说诸王在读《春秋》,十分不悦,将此书斥为“多弑君弑父之事。为人臣子者,岂宜观哉。”赵佶曾为一国之君,竟不知《春秋》为何书,使他的同囚旧臣万分震惊。蔡鞗以司马迁之语给徽宗补课:《春秋》乃“礼仪之大宗也。为人君而不知春秋者。前有谗臣不见。后有贼臣而不知……愿陛下试取一观之。”徽宗读后,“始知宣圣之深意。恨见此书之晚。”随后,徽宗终日苦读不止,但无论他再如何苦读,也是为时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