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茯苓知识科普,茯苓在中医中的作用,茯

2025/3/14 来源:不详

#营养养生知多少#茯苓为多孔菌科員菌茯苓的干燥菌核,功效为利水渗湿,健脾,宁心安神。茯苓在中医上的主要作用有:一、治疗水肿尿少。茯苓本品味甘而淡,能补能渗,药性平和,既可祛邪又可扶正,利水而不伤正气,实为利水消肿之药,可用治疗寒热虚实各种水肿,与水湿内停所致之水肿、小便不利。二、治疗痰饮眩悸。茯苓善于渗透水湿,使湿无所聚,痰无所生,可治疗痰饮之目眩心悸,常配伍桂枝、白术、甘草等。若饮停于胃而呕吐者,多与半夏、生姜等合用。三、治疗脾虚食少,便溏泄泻。茯苓入脾经,能健脾补中,渗湿而止泻,使中焦清升浊降。尤宣于脾虚湿盛的泄泻。可与山药、白术、薏仁等同用,治疗脾胃虚弱,倦怠乏力,食少便溏,常配伍人参、白术、甘草等。四、治疗心神不安,惊悸失眠。茯苓补益心脾而宁心安神,常用治疗心脾两虚,气血不足之心悸、失眠、健忘。现代医学研究中还发现茯苓煎剂、糖浆剂、醇提取物、乙醚提取物,分别具有利尿、镇静、抗肿瘤,增加心肌收缩力的作用。茯苓多糖有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本品还有护肝、降血糖、延缓衰老、抗胃溃疡等作用。食用方法为水煎服,常用剂量为10~15g,与配伍药材同煎服。茯苓甘淡,为药食两用物品,作用平和,是一味渗湿、安神的常用药。脾胃虚弱,大便稀软,心慌失眠的患者,日常可以使用茯苓粉作为保健食品。也可以取茯苓60克,用白酒毫升浸泡一周后饮用,每日适量饮用,作为一般脾虚体弱、消化功能减退、胃肠功能失调的辅助治疗。现代研究证实茯苓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显著抑制癌细胞的作用,还有强心、利尿、镇静、保肝等作用。临床上还用于治疗产后尿潴留及肝炎癌症的辅助治疗,以及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等疾病。食疗:茯苓芝麻饼茯苓克,粳米克,黑芝麻克,白糖适量。将茯苓、粳米碾成细粉;黑芝麻炒熟,打碎。加水将以上诸品加白糖调成稠糊状,以文火烙成薄饼。可以辅助治疗脾胃虚弱,面色咣白,食欲不振,困倦嗜卧,四肢乏力,或见腹泻,唇舌色淡,舌苔薄白,脉细弱。香附茯苓鸡香附15克,茯苓20克,枳壳10克,金橘饼20克,鸡1只。鸡洗净后去脏杂,把香附等放入鸡腹中,隔水蒸熟,去药渣。可以辅助治疗黄褐斑属肝脾不和,皮损多为栗皮色、地图状斑片,边缘不整,对称分布于两颧、目下、鼻周、口周,伴胸脘痞闷,两胁作痛,腹胀便溏,妇女经血不调,舌苔白腻,脉弦滑。茯苓核桃饼茯苓60克,鸡内金15克,核桃仁克,蜂蜜适量。将茯苓、鸡内金(焙)研成细粉,调糊做薄层煎饼,核桃仁用香油炸酥,加蜂蜜调味,共研成膏作茯苓饼馅。可以辅助治疗泌尿系结石属气虚湿热,腰脊酸痛,神疲乏力,小便艰涩,时有中断或夹砂石,脘腹胀闷,纳呆或便溏,舌质淡红,舌苔白腻,脉细弱。茯苓薏米粥茯苓粉15克,薏苡仁60克。将薏苡仁洗净,与茯苓粉同入锅内,加适量水熬成粥。可以辅助治疗痤疮属脾虚痰湿,皮疹以脓疱、结节、囊肿瘢痕为主,或伴有纳呆、腹胀、便溏,舌苔白,脉滑。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cs/881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